
首页 > 技术中心 > 技术文章
旋涡混合器的工作原理与振荡模式解析
点击次数:185 更新时间:2025-07-25 打印本页面 返回
旋涡混合器是一种利用偏心旋转原理实现液体高效混合的实验室仪器,其核心在于通过机械运动产生涡流,使液体中的不同组分充分混合或固体快速溶解。其工作原理可拆解为以下关键环节:
工作原理
旋涡混合器通过电机驱动偏心轴旋转,带动固定在振荡头上的试管或容器做高速圆周运动。这种偏心旋转使液体内部产生离心力,形成稳定的漩涡。漩涡的剪切力与离心力共同作用,将附着在管壁的试液卷入主流,同时打破液体中的分子团,实现快速、混合。该过程无需电动搅拌或磁力搅拌部件,避免了交叉污染和磁场干扰,尤其适用于生物样品、化学试剂等对纯度要求高的场景。
振荡模式
旋涡混合器通常配备两种核心振荡模式,以适应不同实验需求:
连续振荡模式:仪器持续以设定速度旋转容器,适用于需要长时间混合或批量处理的场景,如酶标板振荡、细胞培养液混匀。用户可通过调速旋钮控制转速(通常为250-3000转/分),实现从平稳振动到高速旋涡的灵活切换。
点动振荡模式:用户按下启动按钮时,仪器短暂旋转容器后自动停止,适用于快速混合少量样品或需要精确控制混合时间的实验,如DNA提取、药物溶解。部分还支持调速点动功能,进一步提升了操作灵活性。
技术优势
旋涡混合器以结构紧凑、混合速度快、无污染等特性著称。其金属铸造外壳与橡胶底脚设计确保了稳定性,而可更换的附件(如碗型振荡头、泡沫试管架)则扩展了应用范围,支持试管、烧杯、酶标板等多种容器。